方解石矿在自然界分布极广。三方晶系;-Rc;菱面体晶胞:arh=0.637nm,α=46°07′;Z=2;如果转换成六方(双重体心)格子,则:ah=0.499nm,ch=1.706nm;Z=6。[1]方解石型结构见矿物学第22章概述部分。
在浅海或湖泊中常常沉积形成广大的石灰岩层。
地下水可溶蚀石灰岩,也可以重新形成方解石,如石钟乳、石笋、石灰华等。在土壤中活动的地下水在潜水面附近,常形成沿一定水平面分布的方解石结核,地质工作者习惯称为钙质结核。
在热液活动中常形成含矿或不含矿的方解石脉。在晶洞中,常有良好晶体。在岩浆作用形成的碳酸盐中,方解石常占80%左右。
此外,方解石还作为碎屑沉积岩的胶结物,基性岩浆岩蚀变后的矿物等参加到各种岩石中去。由于地下水活动,各种岩石的裂隙中也经常充填有方解石脉。
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灰岩,在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作用中,其中的方解石常常再结晶形成晶粒比较粗大的方解石集合体——大理岩。